日期:2024/11/07 10:11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號:[大][中][小]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事關國計民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舌尖上的浪費”在我們身邊為何還是時有上演?
一是“好面子”意識在作怪。中國是禮儀之邦,熱情好客是國人傳統,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固然沒錯,但對“好面子”的過度堅守,反而是對價值觀的誤解。有人認為,親友歡聚把酒言歡,看中的是感情,若餐飲數量、排場跟不上,不僅熱情表達不夠,更是沒面子、掉檔次;還有的人為了體現好客之道,原來只需幾個菜就完美的一頓飯,刻意要點上十多個;還有的人認為只有豪橫一點,才能證實自己財富實力有多雄厚,才能刷出存在感。這種“重面子、輕里子”的認知及過分熱情之舉,忽略了親朋團聚的本質,助長了盲目攀比歪風。“好面子”導致的鋪張浪費還體現在紅白喜事的大操大辦、高價彩禮上。
二是“都啥年代了”異化思想在作祟。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物質生活變化翻天覆地,然而物質財富增加的同時,浪費之風似乎也“如影隨形”,這種現象產生的思想根源在于忘記了“來時路”。有人認為,這花得是自己的錢,怎么買、怎么吃、怎么處置是私事,“你管不著”;有人認為,“都啥年代了”,浪費點食物用得著大驚小怪嗎?……這些看似輕松、略帶詼諧的言論,客觀反映了部分人還未體會到糧食短缺之苦。據央視《舌尖上的浪費》相關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單個人的浪費看似“九牛一毛”,但累計之數讓人背脊發涼!殊不知,歷史上的“大饑荒”及當前國外“糧食大匱乏”地區,掙扎在生存線上的人能吃上一頓飽飯都是“奢侈的夢”。如今隨意扔掉食物,不僅會誤導年輕一代認為現在日子好過了,就可以忘記“曾經的饑餓”,甚至還會助長“鋪張有理、浪費合理”的謬論,滋生“浪費促消費、拉內需”的怪論,從而集體性忘記一粒米、一根菜葉的沉重分量,也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三是“眼球經濟”走偏越軌。近年來,不少美食類直播平臺為了吸粉引流,不惜以“大胃王吃播”為噱頭博取網友們的眼球,通過舉辦“大胃王”比賽,誤導網民們熱衷“免費的午餐”,無限放大了對食物的欲望,導致了畸形的“吃播浪費”現象。在有力整治下,該現象雖然得到遏制,但部分線上主播“流量至上”的理念根深蒂固、“眼球經濟”亂象隨之反彈,甚至有平臺抱著“打擦邊球”的僥幸心態,以“達人探店”“網絡種草”等為新噱頭的“大胃王吃播”在自媒體卷土重來,讓“量大吃多、暴飲暴食”浪費奢靡之風像幽靈一樣,荼毒廣大網民們的“精神家園”。
節約糧食是古往今來不變的價值追求,在當前推進厲行節約的道路上,只有認清現實緣由,方能凝聚起搬走“絆腳石”的力量,筑牢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堅固堤壩。(朝陽門工作室 管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