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03 10:01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
字號:[大][中][小]
從“紅色公交大講堂”上傳唱的紅色“花兒”,到田間巷道話振興的“古樹微宣講”……
從常態化開展的“德孝生日宴”,到隨處可見的文明勸導……
從用愛澆灌的“心愿樹”,到全城“志愿紅”守護的母親河……
從各窗口單位傾力打造的“岷小幫”,到滋養人心的“文暖萬家”……
從風雨無阻的“愛心義診”,到綻放時代光彩的“我們的節日”……
放眼岷州大地,多彩文明實踐活動如春風化雨,催生城鄉煥發出生機勃勃的新氣象。
2024年以來,甘肅省定西市岷縣緊盯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目標定位,重點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五項內容,探索建立“五曲同奏”工作模式,蹚出了一條“岷”味十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路。特別是“德孝生日宴”“紅色大講堂”“文化主題街”等典型做法成功入選中宣部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踐案例。
岷縣文明實踐案例(岷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鏈接陣地資源 構筑文明實踐“新高地”
隆冬時節,被非遺和書畫作品裝點的“文化潤萬家·書香滿岷州”文明實踐主題街顯得分外亮眼。
“自從家門口打造了這個文明實踐主題街,我們茶余飯后都喜歡到這里來逛一逛,看一看我們本地的非遺作品、學一學優秀的傳統文化……”說起家門口的“文化大餐”,李先生的臉上不禁揚起了笑容。
文明實踐主題街的打造只是岷縣凝聚和傳遞正能量,創新推進文明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的一個縮影。
岷縣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緊緊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14536”工作總要求,明確中心、所、站、基地四級組織體系和功能定位,下好文明實踐“一盤棋”。依托“彰文行動”“文暖萬家”活動,縣級層面高標準打造集岷州非遺工坊、“文暖萬家”書畫創作基地、助農直播銷售實訓平臺等為一體的“一中心兩平臺兩工坊”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有效打破了條塊界限、實現了資源共享。同時,創新打造“紅色+”“綠色+”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半小時服務圈”,孵化推出“助農移動”小商店品牌項目,利用旅游旺季游客量增長的優勢,志愿者們現場宣傳和銷售傳統手工藝作品和農特產品,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助推文明實踐“出圈”更“出彩”。18個實踐所、372個實踐站秉承“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精準服務”的工作理念,積極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與移風易俗、理論宣講、志愿服務相結合,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不斷筑牢群眾思想根基、溫暖百姓生活。
創新理論宣講 奏響文明實踐“新樂章”
“竹板一打精神爽,我們一起走上場……政策好、發展好,鄉村振興不得了……”清脆的快板聲在2024岷縣非遺宣傳周·花兒藝術節活動現場回響,朝氣蓬勃的宣講團成員用他們熱情的青春力量掀起宣講熱潮。
岷縣堅持將“活化理論宣傳”作為工作重點,根據受眾群體“量體裁衣”。積極創建“基層理論宣講面對面示范點”,探索打通理論武裝“最后一公里”運行機制,廣泛開展“文明小岷直播間”“古樹微宣講”“農村黨校”等各類志愿服務宣講活動1.2萬余場次,受眾達27.6萬余人次,實現了理論政策宣傳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尤其是依托紅色公交專線,孵化打造“紅色公交大講堂”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打破不同部門、不同領域、跨界融合開展宣講的新局面,極大地提高了公眾的參與度,讓理論宣講更聚人氣、接地氣。
強化志愿隊伍 提高文明實踐“新動能”
“當年有3000名岷縣兒女參加紅軍,籌集400萬斤糧食資助紅軍,素有長征途中的加油站的美譽”……志愿者龍冬梅動情地說道。
每逢節假日,岷縣博物館金牌講解員龍冬梅都會化身文明實踐志愿者,不管是在“文明小岷”直播間,還是在紅色公交上,她總是用接地氣的語言,為游客和聽眾講解紅軍長征在岷縣的故事。
一個榜樣,一面旗幟;人人參與,滿城春風。
岷縣不斷健全“16+8+6+N”志愿服務建設體系,吸納黨員干部、“五老”人員、致富帶頭人、文化能人等群體組建理論宣講、環境整治、移風易俗等各類志愿服務隊2663支,注冊志愿者12.1萬余人,形成“專家學者+行業人才+能人巧匠+志愿者”志愿服務隊伍聯盟體系,為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注入強勁動能。與此同時通過專題教學、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等方式培養全縣鄉村治理志愿者和鄉村文化振興人才520多人,切實提升了文明實踐骨干隊伍力量,真正將文明實踐觸角延伸到了群眾之中。
2024年10月,文明實踐“花兒”歌手首場簽約儀式在岷縣舉行。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岷陽鎮、清水鎮及茶埠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與6名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花兒”傳承人進行簽約。簽約后的“花兒”歌手走進“紅色公交”、企業工廠、百姓舞臺等大眾場所,引領廣大群眾成為文明岷縣的代言人。
豐富文化生活 塑造文明實踐“新形象”
推進鄉村文化振興過程中,散落于岷州大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串聯起了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涵養著文明鄉風,也擦亮了鄉村文明底色。
“現在每月初九,志愿者們都會來我家幫我打掃房屋、給我理發,天氣好的時候還把我們這些老人組織到一起過孝善活動,活動中不但有好吃的水果、蛋糕,還有好看的節目,真的好得很……”麻子川鎮綠葉村村民萬常生笑著說。
目前,全縣“孝善基金”籌措社會愛心力量捐贈孝善物資累計超過985萬元,用于開展各類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孝善敬老活動。
與“德孝生日宴”一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還有火爆出圈的“我們的節日”“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度佳節”……洮硯、銅鋁鑄造、木板窗花等“沉浸式”的民俗體驗,構成了一幅活力四射、鄉村振興的美好畫面。
岷縣依托城市彰文行動、“文潤萬家”文化惠民行動,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文明實踐系列活動,精心打造“結對子·送文化”“文潤萬家”等品牌項目,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文藝+宣講”“福壽文化送到家”“文創賦能促振興”等文明實踐活動4900余場次,在“文化興”中實現“產業旺”,讓“軟實力”作出“硬貢獻”。
岷縣志愿活動(岷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深化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實踐“新風尚”
岷縣創新開展移風易俗“十破十立”攻堅行動,全覆蓋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制定婚喪喜慶限高標準,全面推行喜事“零彩禮”“低彩禮”、白事“一碗燴菜辦喪事”。修訂完善《全縣黨員干部職工婚喪嫁娶活動指導標準》,全年紅白事勸導120余起,完成黨員干部群眾婚喪喜慶事宜承諾報備2600余起。各實踐所站結合轄區實際,精準摸排對鄉風民風有正面影響、紅白事宜操盤熟練、群眾信任度高的“總管”“媒人”等“四類人員”底數,打造縣鄉村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386支,通過制定服務標準,規范服務管理,進一步減輕群眾負擔、改善群眾生活。
同時,全縣372個村(社區)支部書記結合轄區實際,原創推出《黨支部書記話移風易俗》《移風易俗我來說》等短視頻300多期,廣大文藝志愿者創作推出移風易俗手繪海報、《移風易俗看岷縣》花兒歌曲、《移風易俗“四字訣”》秦腔、《讓愛更純粹》沙畫短視頻等精品力作36個,移風易俗如春風化雨般浸潤百姓心田。
文明,因實踐而多彩;實踐,因文明而溫暖。如今,岷州大地上的每一名志愿者如同一粒粒飽含文明的種子,凝聚起了從“文明實踐”到“實踐文明”的強大合力,乘勢而上、向光而行,奏響了一曲曲服務群眾的最強音,描摹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美麗新圖景。